
央视乌鲁木齐讯11月5日讯(记者郭翠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片热土上,一场由现代技术驱动的产业转型已经土崩瓦解。从激光智能制造的璀璨火花,到大型无人机划破长空的雄姿,兵团制造企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结构调整,描绘了质量发展新蓝图。
技术突破:从“智能装备”到“智能大脑”
走过新疆天山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激光切割头就像一位灵巧的舞者,精准地在金属板上行走,瞬间将其雕刻成预定的形状。
这一切良好而准确的操作背后,是自主研发的“激光大脑”系统,实时执行复杂的计算。 “我们有具有‘大脑思维’的激光设备。”魏海峰,p新疆天山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自豪地介绍。
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加工路径的智能优化,还可以预测设备损耗并自动调整参数,将产品良率提高到惊人的99.8%,加工效率提高40%,能耗降低18%。
智能“大脑”为激光器提供动力(央广记者郭从跃 摄)
与此同时,在石河子这座城市,天宇航通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书写着创新科技的传奇。代号“红燕(HY100)”的国产大型无人机正在量产交付。
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涛指着无人机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说:“我们从开始到完成整个流程花了五年时间,在飞控、航电、通信等重点领域申请了110项发明专利。”
工业电子商务werment:传统领域焕发出“光速维尼性”的光芒
激光技术的注入给兵团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新疆某装备公司的生产车间,因切割精度不够而导致的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已成为过去。天山激光引进三维五轴激光加工后,公司产品合格率从85%下降到98.5%,每年节省返工成本200万元以上。
“激光技术不仅改变了工艺流程,还重组了公司的生产逻辑。”新疆天山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明军打了一笔经济算盘:原来工艺需要五步产品加工,而现在激光成型可以一次完成。日均产能由3套提升至8秒ET,生产周期缩短60%。
红岩(HY100)国产大型无人机(总台央视记者丁安摄)
在新疆广阔的戈壁滩上,“红岩”无人机时常起降,执行航空物流任务。李涛向mothersayag展示了一组数据:“我们已经获得了9条无人机物流专用航线,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中通、中国邮政、京东等行业巨头,通用航空空域面积超过8.6万平方公里。”无人机物流有效解决了新疆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带来的配送难题,实现了中短途运输的降本增效。
生态建设:“两轮驱动”正在塑造制造业新未来
占地21000平方米的天山激光产业园不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公司采用“四通道”以激光产业生态系统为核心,打通研发链、供应链、供应链、人才链的“ain in One Circle”模式。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产业链的‘连接者’和‘使能者’。”新疆天山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景川阐述了公司的发展理念。通过MES系统与供应链规划的协同,公司实现零部件库存周转率提升35%,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央广记者 丁安 摄)
人才是创新之本。天宇航通科技有限公司以阿拉尔市培训基地为依托,构建了完整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执照培训”体系。李涛介绍,公司于2022年开始与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进行员工培训。 2024年获得民航局批准作为大型民用无人机运营许可证管理试点单位,为全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展望未来,严景川信心满满:“我们将深入看到激光机与工业工具的双轨,研发新一代风电叶片激光清洗设备,预计可降低50%的维护成本。”
从精密加工的火花到无人机的崛起,从单件装备到完整生态,兵团制造企业以创新科技为笔,以产业升级为墨,在天山脚下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
在这条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更具韧性和活力的制造新生态,为兵团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