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翔宇)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地处城区与郊区交界处。面积2.5平方米,包括10个网格、6个物业小区、8个散居小区,户数4145户,常住人口10397人。面对老旧小区多、居住点分散、居民诉求多等“三多”问题,社区以“红色特色+三方讨论+”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编织出一道“共建”、共治共享的密理杂草。今年以来,社区产权纠纷减少80%,同比减少10起。 停车难、环境污染等群众经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龙泉山庄的停车问题顺利解决。照片由corre提供受访者
党建引领、筑基、把持讨论的“方向盘”。社区党支部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党组建设-党员中心户”四级体系,实现了14个社区、152栋楼的全覆盖,让党的领导跑全过程。选出“红色地产”最优秀的带头人,并选出群众支持率在90%以上的剩余党员担任社区支部书记。咨询服务成效将计入党员积分,与效率考核直接挂钩,激发党员引领思想、主动服务。
在推进物业委员会成立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三讨论、三结合、三公开”:物业委员会的建议团结党组织,党组协商,一切居民决议。社区、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三方共同推动,决议、过程、结果充分公开。目前,已帮助5个社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服务响应率从60%提高到92%,有效解决了“找人难、服务慢”的问题。同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牵头组建3支邻里及家庭“志愿者队伍”。136名志愿者中,42名楼领导担任“问题收集员+结果宣传员”。共收集居民投诉80余件,筛选议程项目32个,确保议程信息传达到每户每户。
龙泉山庄志愿者成立了“好声音”宣传队。通讯员供图恩特
转变机制解决问题,激活协商的“行动力”。社区依托“全民对话”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讨论模式,一一解决民生问题。多方联席会议定期线下召开,问题实时转移至线上。龙泉山庄社区由“单纯物业管理”转变为“党群共管”。过去,社区没有固定的活动领域。居民“夏天蹲在屋檐下喂蚊子,冬天裹着棉袄吹冷风”。经过“三方联动”谈判,开发商寻求将约100平方米的闲置车库改造成活动区。社区筹集资金进行翻修,酒店还增加了饮水机和棋桌。居民们捐赠了沙发和书籍。如今已成为“温暖之家”,纠纷不断他的邻居显着减少。
针对龙泉山庄“994户、1026辆汽车、仅有200个停车位”的矛盾,社区探索“梯队挨家挨户讨论讨论”,即先让社区党支部、物委、物管、住户征求意见。最终方案得到了90%以上居民的支持。交流 施工结束后,社区停车不再混乱,纠纷也平息下来。豫园社区作为改制后的商业家族区,依靠“三讨论、三结合、三公开”制定规则。每户每年缴纳公共维护费150元,并定期公开收入和支出。还设置积分奖励和“文明之星”评选。现在居民参与管理率100%,曾经的“脏乱差”成为干净厚度的社区典范朋友
中号敖虎冲住宅区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通讯员供图
共治共享增进福祉,传递讨论“热度”。 “全民对话”平台的落地,让社区管理变得更强、更温暖。从“没地方活动”到“有娱乐场所”,从“抢停车位”到“停车秩序井然”,从“老街坊乱七八糟”到“清爽如新家”,10余个涉及民生的现实问题通过“民事大家议”解决。
龙泉山庄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讨论社区停车难问题。照片由通讯员提供
如今,党员引领、群众跟随、业主齐心协力的管理氛围日益浓厚。居民主人翁意识显着增强原来的“抱怨”变成了“笑声”。社区把议事权、决策权、管理权交给居民,既化解了矛盾,又把党群群众凝聚在一起,让管理的有效性真正体现在群众的笑脸和口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