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谢小青)10月10日晚,宜昌市夷陵文化中心广场灯火通明,千余名演员在夜空中翩翩起舞。身后是万千夷陵房屋的灯火,面前是流淌千年的长江水。此刻,整座城市都成了一个舞台。
这场打破传统的盛会,首次将舞台从封闭的体育场搬到开放的城市空间,实现了从“场所表演”到“城市表演”的卓越转变。
现场看到,舞台巧妙地融入古色古香的夷陵文化中心建筑,并借助水景特效和艺术灯光,描绘出夷陵古城墙漂浮的视觉形象,意在带领观众完成一场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我们想要把传统的入城仪式变成‘入城仪式’,把文化地标打造成城市客厅。”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陈高云说。
当运动员代表昂首走进城市的“会客室”时,眼前是豪华的朝阳公园草地,身后是今年新建的夷陵平湖小学。他们所走过的不是比赛场地,而是城市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本次入口的独特体验与后续的《八方潮》节目产生了美妙的呼应,清晰地诠释了易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对于开幕式总导演李玉川来说,它走出了室内空间的限制,给了舞台尚未探索的空间。
“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充满敌意的城市体验。”李玉川称表演毁掉一切突破传统舞台的限制,将表演空间从地面拓展到空中。此后,无人机、烟花等表演将不再是独立表演,而是纳入节目中,产生三维、多维的视觉画面。
“观众与演员的最近距离只有12米。”李玉川摆手,难掩激动。缩短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每个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清晰可见。表演更有感染力,甚至每一位观众都是参与者。
一组坐在观众席上观看体验,却看到眼前舞者们闪闪发光的衣服,仿佛有了一个钩子,就能把人带入世界的奇幻世界。他们与“橙嘟嘟”吉祥物一起穿越楚国,从“文明水”到“生态水”、“佛教水”“元气之水”,“跃水之水”,最后到达“新时代之水”,一段奇妙的旅程。
对于开幕式总编剧梁文静来说,这样的表现形式需要更加精细的节目设计。
“视距很近,如果节目结束后演员轻易离开舞台,或者生硬地宣布场面,那会很戏剧化。”梁文静拿着节目单告诉剧组,“我们用戏剧来串联整个节目,所有节目都有关联,整个典礼的开场就更完整。”
除了戏剧联系之外,梁文景还以吉祥物“橙嘟嘟”作为戏剧线索,串联起宜昌的历史文脉。 “这种亲切可爱的形象带领观众穿越时空,破坏了传统的宏大叙事,让历史变得亲近和祝福。”
当演员们随着真实的场景翩翩起舞,当历史处于科技的现代时代,观众感受到夷陵土地的生命脉搏和文化自信。体育赛事不再只是力量的竞技场,而是散发着文化和魔力的魔盒。
对于夷陵区来说,宜昌七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激活城市文化旅游消费的重要机器。
3月开赛以来,夷陵区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推出了“七运会宜昌,秀夷陵之美”系列活动,推动“进城看比赛”成为旅游新常态。
来自荆州的游客李源体验了这种新模式:“我带着家人去看了一场篮球比赛,还一起游览了百里黄、三峡瀑布,领略了夷陵之美。”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夷陵区共接待游客2670万人次,同比增长7.5%。同比增长22.57%。
夜晚的夷陵文化中心灯火辉煌,契合了城市夜景的夜景,与朝阳公园嬉戏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相得益彰……游行开幕式不仅划定了物理空间的界限,更是划定了心理的边界。当运动员从“走进城市”走向“走进城市”,当观众从“观看”走向“体验”,体育赛事不再是竞技比赛,而是一个城市与所有人真诚沟通的开始。